軟件盜版憂思錄

    語錄
 
“買盜版就是買贓物。”
——中國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楊豎昆語出驚人。

“反盜版=立法+教育+實施。”
——商業軟件聯盟總裁兼首席行政官羅伯特·W·霍利曼。

“前有微軟,後有盜版。”
——雷軍談中國軟件企業飽受兩座大山的壓迫。

“連邦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盜版。”
——連邦李儒雄談“盜版是中國軟件業的緊箍咒,而且這個問題恐怕不是三兩年能解決了的”。

“就像生活在沙漠化的土壤裡,水土流失嚴重,種下的東西連自己也養不活。”
——曾經的中文之星數碼科技公司總裁、中文之星軟件產品開發創始人張一方談國內盜版環境之惡劣。

“真正對付盜版就是兩條路,一是用戶買得起;二是用戶容易買得到。如果這樣,盜版問題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當然還要政府支持。”
——雷軍談金山“紅色正版風暴”。

“讓他們偷,等他們上了癮就收拾他們!”
——比爾·蓋茨被激起“公憤”的“名言”。

“出現盜版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沒有盜版倒不正常了,如果很好的產品如果盜版都沒有的話,說明這個產品不是很成功。”
——被盜版也是一種“光榮”。金山求伯君談盜版,認為盜版和正版在一定的合適的比例,就能推動軟件業的正常發展,如果說盜版比例過高的話就會抑制軟件產業的發展。

“這個行業太黑!”
——離開中文之星去四通時王志東給軟件盜版的一句話。

軟件盜版現狀堪憂

假如沒有盜版,相信所有的曾經無論大小成敗的軟件廠商都會有一個夢想的充足理由。但是這僅僅只是個假如,所以每當在這個充滿著盜版的軟件世界裡軟件廠商因失敗倉皇而逃的時候,都會將失敗的罪狀一舉列到了盜版的頭上。
不知道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做法是不是只是一個逃脫的藉口,但是盜版的確已經夠嚴重地威脅著這個軟件生存與發展的世界,無論是軟件廠商,還是需要軟件的用戶。美國商業軟件聯盟(BSA)在《全球軟件盜版研究》報告中估計,2001年全球安裝的商業軟件盜版率是40%,由此造成的損失為109.7億美元。當然,這裡面還沒有將就此失去的就業機會算進去。
在中國,這個數字更加嚴重,中國是世界上軟件盜版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商業軟件聯盟於1998年10月發布的《世界盜版率報告》中估計的中國軟件盜版率為96%,《今日美國》2001年報導的世界上軟件盜版率超過80%的十個國家中,中國軟件盜版率以94%名列第二,僅次於越南的97%。
高達90%以上的盜版率給中國軟件業及其國民經濟帶來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中國的軟件綜合盜版率每增加10個百分點,軟件銷售額就將減少39.7億元人民幣,經濟活動總量將會減少67.76億元人民幣,而銷售額和經濟活動總量的減少將直接和間接地失去13170個就業機會。如果今天中國軟件盜版率94%能降低到美國27%的水平,就意味著軟件銷售額將增長266億元人民幣,經濟活動總量增長454億元人民幣,增加88239個就業機會。
亞太地區反盜版聯合會某理事歸納了一下,指出軟件盜版的巨大危害:盜版軟件首先是給國家造成了稅收上的損失,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然後是減少了就業機會;第三是損害了國內合法用戶的正當權利;第四是挫傷了國內外優秀軟件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的信心,制約了中國軟件業的發展。
    從盜版軟件的基本結構來看,工具軟件、遊戲軟件、電影、歌曲碟版是盜版的重災區,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這類軟件是市場上最熱鬧的主角,購買者較多;其二是這類軟件盜版就足以滿足用戶的問題,盜版自然繁榮。這其中游戲軟件由於其使用程度較高,而且在功能要求上沒有人特別地要求是正版,所以成了軟件盜版的最重災區。據有關統計顯示,國內游戲軟件盜版率已經超過了95%,結合縱向,從橫向來看中國軟件業裡的盜版率,很容易就能得出結論:中國軟件市場內的軟件盜版率的支撐者實際上主要就是遊戲軟件。
日前中國門戶網站網易科技頻道進行了一次軟件盜版的網絡調查,共有數千名網友進行了投票,得出的結果如下:調查問題一、你的計算機現在使用的所有軟件,有多少是盜版?共有3281人參加了投票,6.2%的用戶有1%-10%是盜版,9.2%的用戶有30%-50%是盜版,42.7%的用戶有80%左右是盜版,41.9%的用戶全部是盜版;調查問題二、軟件業的"盜版"行為,您認為是什麼所導致?共有2160人參加了投票,其中77.8%的人認為是正版軟件價格高所導致,14.7%認為這是整個行業發展中必須存在的現象,7.5%的人認為是法規不當造成的結果。
在互聯網越來越走近計算機用戶的時候,軟件盜版也有了新的形式發展,比如借助互聯網的非法軟件下載站點等。據商業軟件聯盟(BSA)總裁兼首席行政官羅伯特·W·霍利曼的透露,目前全球已經有幾百萬個站點在以銷售或者下載、出租等方式傳播盜版軟件,或是向消費者提供名為正版、而實際上是盜版的軟件,情況相當嚴峻。
盜版在中國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在軟件學印度、希望政府採購、大興軟件學院拯救中國軟件產業的時候,實際上反盜版更有著現實與積極的意義。反盜版將成為中國軟件業裡最重要的一項工程,當然,這項工程的艱鉅是難以形容的。這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持久戰,並且戰役必須馬上展開。

軟件盜版黑幕重重

軟件的“開鎖匠”——破密者,這是盜版組織裡最最基層的小角色,從數量上來說破密者的人數不會很多,但是打擊起來因為隱蔽而特別困難,當然他們對軟件盜版的危害很大。破密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點像黑客,因為他們得到的報酬是很低的,他們破密軟件的真正目的很多也不是為了錢,他們追尋的大多是一種破解之後的快感。
從破密者開始,軟件盜版的整個流程一般是這樣的:比如一些國外的軟件在台灣上市之後,盜版商就會在最快時間內把原版軟件拷貝後做成鏡像文件,上傳到網絡上“某隱蔽處”,其它全國各地的“圈中人”只需將其打開,就形成一份完整的“虛擬光盤文件”,破密者只需通過寬帶將該文件下載,進行一些比如破解、反編譯、漢化、修改的程序,然後做成的新文件再上傳給上家。盜版商收到後立即開始大規模地刻錄成盜版軟件光盤,再通過隱蔽但是非常完善的渠道,進入各地的盜版銷售網,直到批發零售。從這裡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微軟操作系統Windows XP的盜版軟件為什麼在國內能夠幾乎和微軟在美國的正版軟件同時上市了。
而實際上除了破密者這樣的黑幕,更黑的內幕還存在軟件盜版市場。許多表面上看起來是銷售正版軟件的軟件銷售商,更多的生意卻是在盜版軟件上。櫃檯上擺著的是正版軟件,在消費者嫌貴的情況下就從櫃檯之下掏出盜版軟件,並且信誓旦旦:“功能與效果絕對一樣。”
更黑的內幕大概就是記者所聽說到的正版廠商搞盜版軟件了,在這裡面還要分兩種:第一種是搞競爭對手的軟件進行盜版,目的是將競爭對手擠出市場,這一種說法已經相當普遍;而第二種在記者聽來似乎有點不大能夠理解,就是正版軟件廠商故意搞自己的軟件產品盜版,然後賊喊捉賊,或者這樣可以為軟件廠商搞掂一些廣告宣傳的成本,或者這樣可以擠垮盜版者這個競爭對手,當然也可以從中開闢一些新的渠道,因為現實市場的真實情況反應出,部分軟件廠商的渠道還沒有盜版廠商的廣闊與完善。

像賣盜版一樣賣正版

軟件盜版得以橫行的原因,很多人都認為是價格過高所致。目前市場上1張盜版盤的平均售價為5元,其正版軟件至少是它的10倍以上。一套正版的Windows 98需要1998元,一套Microsoft的Office需要3990元,一張普通的遊戲軟件也要數十元甚至百把塊錢,對於中國的絕大多數計算機用戶來講,這和5元錢就能搞掂的盜版軟件相比起來,實在是一筆不小的投資。
中國的軟件正版廠商很早就明白了這點,在消費者還是因為價格因素而無法接受正版軟件的時候,正版軟件就開始了主動的出擊,只是這一出擊的風情飽含了正版軟件的幾多無奈與尷尬。我們可以從一次次的以價格為中心展開的“正版風暴”上來回顧和認識一下被盜版軟件逼迫得像賣盜版一樣賣正版的正版軟件廠商的尷尬和無奈的處境與事實。
金山公司反盜版的主要文章就是作在了價格戰略上。說起金山,很多人都能想起“紅色風暴”事件。 1999年10月,金山公司作出了一個降價的決定:將兩款新產品金山詞霸2000和漢化翻譯軟件金山快譯2000的實際零售價從168元降到28元。據說金山公司在100天的促銷活動中,就賣出100萬套軟件。這就是著名的金山“紅色正版風暴”。
2000年8月,北大方正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啟動“正版風暴”活動。北京正普公司聯合多家軟件開發商、零售商共同倡導了一個名為“芝麻開門低價正版軟件”的活動;2001年11月,友立公司掀起了“一元正版風暴”活動,活動日里購買任何一款友立軟件的顧客,均擁有用一元錢購買原裝正版軟件一套的資格。
比起“像賣盜版一樣賣正版”來,正版比盜版還便宜就更加的無奈與尷尬了。這個故事去年就有發生,在中國最大的音像店噹噹網上書店,有著大量比盜版貨還便宜的正版產品。而在卓越網站、前8848網上商城、美亞音像等地方,很多正版產品也比盜版還便宜。物流走在前面的中國B2C銷售商們帶頭髮起了與盜版的戰爭,這是中國軟件業裡一件說不出是什麼滋味的事情。

無論金山的“紅色正版風暴”在100天的促銷活動中就賣出100萬套軟件的“成功”,還是終極銷售商有些無奈或者有些慶幸的“薄利多銷”的表示,軟件企業正版價格戰都並沒有取得真正的、最終的勝利。實際上這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程,和盜版爭到了這個份上,其淚水汗水也只有軟件企業往自己肚子裡吞。要想和盜版軟件來將反盜版繼續堅持下去,是任何一個軟件企業也很難與之長期抗衡的。窮則思變,正版軟件價格之路也開拓了一些新的路子:比如軟件出租,儘管效果目前來看也不是那麼明顯。
對於一般的個人用戶來講,使用一次就面臨著扔掉的一般的正版工具軟件價格也一樣過高,於是聰明的企業開始打起了軟件真正出租的主意。這個主意除了能反應盜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正版軟件價格過高所導致以外,的確還能夠起到反盜版的作用,軟件出租,讓正版軟件以一個雙方可以接受的價格條件開始走近軟件用戶。軟件廠商用這種方式尋求活路看準的是兩點:其一是有錢上正版,沒有錢也一樣要想方設法讓消費者上正版;其二是要自己耗得起,像以往那樣僅僅在銷售軟件上降低價格打價格戰,正版廠商是不可能耗得下去的。
和盜版軟件打價格戰來反盜版是中國軟件廠商的一種無奈與尷尬,不過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中國軟件市場裡(正版)價格肯定是必須得降的,無論是不是為了反盜版,目前正版軟件的普遍價格,對於消費能力非常有限的中國市場來說,高得還是幾近離譜。

立法容易執法難

和金山相比,包括連邦在內的更多國內軟件廠商將反盜版寄託在了政府的態度與監管部門的執法上。在《關於政府部門應帶頭使用正版軟件的通知》發布後,“我們歡呼,我們唱歌,我們跳舞”、“如果政府部門全部都使用正版軟件,這將足以使目前的軟件市場擴大好幾倍。這個通知的貫徹和執行,對廣大軟件廠商來說,無疑是個空前的利好機會”,反映了眾多正版軟件廠商的心情與心聲。
政府和產業界是一直在努力著加強知識產權法的。 1991年6月,中國頒布實施了《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然後於2000年5月,國務院頒布了《加速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也作了一些具體的規定;在加入WTO的迫切要求下,國務院頒布了新的《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條例從2002年1月1日起實施執行。
政策法規應該說已經比較完善了,但是盜版仍然很猖獗,具體的原因每個人都明白,頒布法規並不能就此完事,完善了法規不等於就搞掂了法律法規的軟件盜版打擊手段。從現實情況來看,法規的實施進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其中將會有著更多的困難。巴西在幾年前頒布實施了《軟件法》,目前來看《軟件法》給巴西軟件盜版帶來的影響並不是預料中的那麼大,盜版率雖然有所降低,但是遠遠沒有達到所期望的比例。加大執法力度、改進一下監督管理體制,或許是中國軟件業反盜版應該採取的具體措施。

“預裝”並非特效藥

在立法裡我們隱約地感覺到了中國軟件廠商們的反盜版擁有著另一層更深的意思,或者說中國的軟件反盜版說到底只是中國的反盜版,這是個非常必要的修飾限制詞語。在這些軟件廠商的思想裡,“中國軟件反盜版”並不是指在中國這個市場裡反盜版,而是指在中國這個市場里中國軟件的反盜版,至於國外軟件廠商們的產品在中國市場裡是不是還要反盜版,這就是個曖昧的問題。所謂“盜版只盜國外的軟件就問題不大”就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於是中國軟件的反盜版實際上成了一項非常勢利的工程,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從軟件企業自身的市場佔有率以至於壟斷後暴利的目的出發。
如果按中國軟件廠商們這種意味深長的說法,預裝應該說是一項非常實在的反盜版方式,因為如果預裝了自己的正版軟件,一石二鳥同時搞掂的就是軟件盜版與國外軟件廠商的競爭。但是現實並不是那麼美好。在預裝這個工程裡,從目前來看國內軟件廠商很難取得真正勝利的。雖然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但是無情的用戶和預裝市場還是給了它們更多的白眼。於是我們只能說預裝只是一項很難達到那些企業的那種所謂的“效果”的工程。這種“效果”當然是指由此而取得市場佔有率,甚至於野心的壟斷市場的暴利。
預裝是能夠抵制盜版的,這一點無可爭議,PC預裝軟件目標大,便於管理。管理部門與軟件廠商直接一步到位就可以將其比較大規模地搞掂。在中國電腦市場上,每年銷售的PC有50%左右是從北京市場銷售出來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正版軟件的預裝管理源頭,2001年底北京市版權局在這一方面已經下過功夫進行整頓,已經清醒地認識到軟件預裝的作用所在。但是預裝恐怕很難達到這些軟件廠商期望的效果,國外軟件廠商的產品,在這個市場裡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而實際上說到底預裝僅僅只是一種軟件捆綁銷售的手段,實質上並不能算成是反盜版的手段或者方法。預裝軟件一樣可以預裝盜版,軟件預裝方面當然也存在著一些廠商預裝盜版,於是預裝的確也可以說成是一項很難達到真正反盜版效果的工程。
政府採購行為可以說成是軟件預裝的另外一種形式,由於加強電子政務,今年來國內的政府採購發展得紅紅火火,並且也相當程度上讓國內軟件廠商開懷地一笑。無論是北京還是廣州,政府採購都站在了國內軟件廠商這一邊。當然,這裡面這種似乎是屬於“保護幼稚產業”的做法,長遠來看中國軟件業將會為此付出另一個方面的代價。政府採購當然也如同軟件預裝一樣從一個方面加強了反盜版,並且比預裝更好的是政府採購沒有或者說應該很少存在預裝盜版採購盜版這種情況。但是,政府採購的規模僅僅只能是給軟件廠商帶來銷售或者說是市場上的利益,而不能夠真正徹底地達到反盜版的目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 http://www.itcert.org/或者http://www.passcer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拜考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